旅游补贴政策失效的原因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各省旅游政策多样,但效果参差不齐。或因缺乏特色定位,或宣传推广不力,亦或配套设施不完善。总体来看,当前旅游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有效降低旅客的尝试成本,而这背后反映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现行的补贴政策情况不容乐观。对渠道的补贴重点放在旅行社,然而这一举措却事与愿违。中国旅行社渠道占比已远低于2.76%,如此低的占比表明这一补贴方向存在偏差。补贴缺乏动力,程序复杂,资金额又小,导致市场主体积极性难以被调动,最终往往只是走个形式,根本无法达到刺激旅游市场的预期效果。
©摄图网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政策饱受诟病,其发力点的失误是关键所在。过去主要依赖补贴的方式,无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这种单纯的补贴政策在市场上升期或许能发挥一定作用,但自2019年进入存量市场后便逐渐失效。一味地补贴,不仅手段过于简单,而且忽视了旅游市场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旅客真正的需求痛点。
相比之下,从成熟的旅游市场如贵州、云南的成功经验中,我们能获得启发。他们的旅游政策着重于旅游市场规范,通过严格治理市场乱象,保障游客权益,增强游客信心,降低了游客对于市场不规范行为的担忧,从而降低了尝试成本。同时,破解旅游障碍,提升交通、住宿、景区服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舒适地出行和游玩,这也在实质上减少了游客的尝试阻碍和成本。
要想使旅游政策行之有效,真正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聚焦于降低旅客的尝试成本。摒弃简单的补贴思维,深入研究旅游市场规律和游客需求,从规范市场、破解障碍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方能引导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旅游政策不再失效,而是成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助力。
一、现行补贴情况
(一)现行补贴政策
1.2024年新疆补住宿,奖补标准:将境外游客在新疆区内住宿3晚以上、全年累计接待境外游客不低于1000人的旅行社纳入统计对象。按照旅行社全年接待境外游客人天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排名第一的旅行社奖补20万元,第2至3名的旅行社每家奖补15万元,第4至6名的旅行社每家奖补10万元,第7至10名的旅行社每家奖补5万元。资金来源:入境旅游专项奖补资金从自治区旅游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总额控制在100万元之内。
2.宁夏、河北、四川补运输,国内旅游包机奖。每架包机人数达到100人以上(含100人)给予奖补,其中:在宁夏停留时间3晚4天,奖补1.5万元/架次;在宁夏停留时间4晚5天,奖补2万元/架次。每架包机人数达到150人以上(含150人)给予奖补,其中:在宁夏停留时间3晚4天,奖补2.25万元/架次;在宁夏停留时间4晚5天,奖补3万元/架次。
河北省旅游包机奖:每架包机达到100人以上(含100人)给予奖补,在冀停留时间不少于2晚3天。国内包机奖补2万元/架次,入境包机奖补5万元/架次。
四川旅行社组织包机来川旅游奖补。旅行社组织包机从省外来川旅游的旅行社(不含入境包机),以同一旅行团队完成往返为一个架次,按照旅游团队的客机上座率给予2个档次的奖补。
(1)上座率达到80%(含)及以上,每架次给予28万元一次性补助;
(2)上座率达到60%(含)至80%,每架次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
3.内蒙古补人头,招徕游客
区外:旅行社招徕区外游客在内蒙古过夜累计500人(含)以上的,停留时间不少于2晚3天(住宿3星级以上饭店、绿色饭店、等级民宿),按照50元/人的标准给予旅行社奖励。
4.北京补贴入境游客方面的举措,不缺国内游客,而且入境游易于统计,还有竞争机制,北京的旅游政策制定较为合理。
——旅行社入境外联人天项目:对于符合申报主体资格,且在申报年度“入境外联人天”排名靠前(前二十名以内)的旅行社,给予奖励与扶持,最高奖励可达50万元。
——旅行社入境外联人天增幅项目:对于符合申报主体资格,且申报年度与上年度入境外联人天数相比增幅排名靠前(前十名以内),同时申报年度“入境外联人天”数在4000人天(含)以上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和扶持,最高奖励30万元。
(二)补投资,投资是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的重要手段,以补贴带动旅游投资、带动旅游项目升级,所算补贴的名目较多,但都围绕投资展开。
1.辽宁积极补贴打造消费场景:对于在2023年度获评的辽宁美食街,每个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用以支持美食街消费设施改造、软硬件建设、宣传推广活动开展等。充分发挥夜经济示范街区的带动作用,新评定10个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每个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培育10个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每个奖补50万元。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对于新评选的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每个奖补100万元。
2.吉林补贴创级
对于新评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补贴政策失效的原因分别一次性最高奖补500万元、100万元。对于新评定为5A级、4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分别一次性最高奖补200万元、100万元。对于投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娱雪乐园一次性奖补10万元;对于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娱雪乐园,一次性奖补20万元。
3.山西补贴投资贴息
山西多部门印发《2024年加快推进文旅康养集聚区、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文旅康养集聚区、示范区内盘活存量资产,依法合规向文化和旅游部申报文旅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以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开展重大文旅康养项目建设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申报,对项目单位在建设期内取得的一年期及以上贷款,按照项目贷款合同确定的贷款额和申报年度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50%予以贴息支持,同一企业年度贴息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4.湖南补贴住宿业
2024年4月,湖南印发的《关于推动湖南高品质旅游住宿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以下举措: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高品质住宿企业申报参与国家高星级旅游饭店评定,对新评定的五星级旅游饭店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通过评定性复核的五星级旅游饭店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被评定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的给予6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通过评定性复核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在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次奖的个人,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鼓励各市州、县市区在用水、用气价格方面,对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星级旅游饭店、年营收增长保持在10%以上的住宿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5.广西补贴演出
2月,广西印发了《2024年“广西有戏”演艺消费季演出引进补助实施细则》,依据补助总体规划,补助分为剧场类演出补助和音乐节(演唱会)类演出补助两大类。
(三)补企业,补贴代表旅游重点环节的企业,助其渡过难关,做强做大。
实际上,旅行社代表过去的企业形态,正在被市场淘汰,其效果难以言表。
1.江苏补旅行社
安排2600万元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对组团成效显著的旅行社以及提质升级的等级旅游民宿等进行奖补。享受暂退或暂缓交纳保证金政策的旅行社,补足保证金期限延长至2024年3月31日。2023年4月1日(含当日)以后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可申请暂缓交纳保证金,补足保证金期限为2024年3月31日。
二、旅游发展堵点在交通
在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态势中,一些显著的堵点逐渐浮出水面,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从旅游消费结构来看,以成都2012-2016年的数据为例,景区门票占旅游花费的比例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仅在10%左右。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揭示的是旅游消费性价比低这一严峻问题。
消费者为了观赏一个景区,往往需要进行1:9的配资,这还未将时间与精力的消耗计算在内。此种境况下,旅游政策单纯降低门票的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门票在整体旅游预算(消费)中所占比重几乎微不足道。
对于中长途旅游而言,交通成本无疑是最为突出的大头。物理距离更是成为阻碍旅游发展的首要障碍。随着高铁的兴起,虽然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交通费用的大幅攀升。这一现实状况在客观上抑制了远距离旅游的需求,显著抬升了旅游的启动成本。
深入探究中国旅游交通成本高的原因,会发现其根结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及能源定价的垄断。诸如汽油、铁路以及收费公路等领域,使得出行成本远超欧美国家。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民众的旅游意愿和出行选择,只有在节假日高速免费的短暂时期,才能有效激发大众的出游热情。
然而,依靠节假日的有限免费来刺激旅游并非长久之计。要想实现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打破现存的垄断格局,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降低能源定价,从而真正减轻游客的出行负担。
三、政策亮点看云贵
在2023年旅游收入排名中,贵州以14600亿位居第一,云南以14400亿紧随其后。贵州的异军突起,与其得法的旅游补贴政策息息相关;云南在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方面也成效显著。
贵州2024年推出的《贵州文旅“四免一多一减”优惠活动》极具吸引力。对学生、人民警察、教师、医护工作者、广东省居民免门票,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特定群体的关爱与尊重,更能有效引导不同人群前来旅游,拓展了客源的多样性。“一票多日使用制”更是创新性的政策,给予游客在5日内无限制次数进入景区的便利,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可以更从容、更深入地感受景区的魅力,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的停留时间。高速公路通行费的五折优惠,特别是针对省外自驾游客的“自驾减半优惠”,大大降低了旅游成本,有力地促进了自驾游市场的发展。
相比之下,云南从根本上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系列举措意义重大。严格实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展现了云南省整顿旅游市场的坚定决心。多措并举整治“不合理低价”,有效遏制了不良商家的投机行为,为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省设立的123个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和130个游客退货服务点,以及“30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为游客提供了充分的消费保障,让游客能够放心购物,增强了对云南旅游的信任。
贵州的旅游政策重点在于凭借优惠活动来吸引游客、化解旅游堵点,从而刺激旅游消费;云南则着重规范市场,保障游客的权益,提升旅游品质。二者的政策虽说侧重点各异,但都在为推动本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其他地区来讲,云贵的经验值得参考。在制定旅游政策时,应当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不但要注重吸引游客的数量,也要关心游客的旅游质量以及权益保障,着力点应当放在切实降低游客的尝试成本,提高游客旅游的性价比上,优化旅游消费结构,特别是在降低交通成本和住宿成本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功赞品橙特约评论员,中景职联副会长、景区实战培训学院院长)